“大爷,您就跟我聊天,一定要保持清醒……”国庆假期的重庆动物园,台阶上一位老人踉跄摔倒,额头渗血却焦急说不出话。此时,假期中正陪朋友游玩的重庆市公安局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治安支队民警何艳快步上前,蹲下身轻声安抚,全程守护近两小时直至老人子女赶到、送医检查无碍。这一幕被游客记录发布后,“休假女警暖心守护”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网友点赞“警服虽未穿在身上,但责任刻在心里”。而鲜少有人知道,这位因“出圈”被关注的“暖心警花”,日常是治安支队里最可靠的“大管家”——作为内勤民警,她用细致与坚守,在幕后为战友筑牢保障网;用热忱与共情,在窗口架起警民连心桥。“不管是穿警服站在外面,还是穿便装守在幕后,守护群众都是我的本能。”面对赞誉,何艳的话语朴素而坚定。
休假女警蹲下照顾摔倒老人送医救治被群众拍下在网络“出圈”
休假路上的“紧急救援”:警徽在群众需要时闪光
国庆假期里,重庆动物园人流如织。何艳正陪从外地来渝旅游的朋友参观,忽然听见前方传来惊呼:“有老人摔倒了!”她循声望去,一位老人瘫倒在台阶上,右手撑地颤抖,头部已经出现流血的情况。“大爷,您别急,我是警察!”何艳立即亮明身份,半跪在老人身边检查伤情,并一直与他聊天,让他保持清醒。何艳一边轻声询问家属信息,一边用老人手机联系其家人。得知老人和老伴外出游玩,子女并不在身边,何艳立刻联系在动物园周边执勤的同事,协调驻景区的救护车将老人送医。她帮老人收拾好散落的物品,搀扶他坐上救护车,一路疾驰至医院。挂号、取药、陪检……直到老人女儿匆匆赶到,确认老人并无大碍,何艳才悄悄离开。“老人的女儿后来专门打电话表达感谢,告知我老人的恢复得很好,我就放心了。”何艳说,“当时我也没想那么多,我就觉得,我是一名警察,群众需要我,我就该上前。”
治安民警何艳
内勤战线的“中枢神经”:用细致托举战友的“冲锋”
若不是这次“出圈”,许多同事之外的市民或许不知,这位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群众需要的地方的民警,日常是治安支队的“中枢神经”。她所在的大队承担着辖区场所管理、矛盾化解、专项行动等多项核心任务,内勤工作琐碎却关键。“何姐的内勤办公室,永远是最有条理的‘作战指挥部’。”从整理千余份场所检查台账,到统筹全局各个警组的排班表;从保障重要会议的材料印发,到对接分局各业务部门的指令流转,何艳总能把“杂事”理成“体系”。
作为治安内勤,何艳要与大量资料、数据打交道
去年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期间,她连续半个月加班到深夜,将每日警情、隐患整改数据制成动态图表,让战友们都能对全局工作情况一目了然,被同事称为“移动数据库”。“内勤就是战友冲锋前的‘铠甲’。”近三年,她牵头十余个专项行动,认真拟定各项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收集相关数据,对接各个业务部门,确保专项工作顺利开展。
安检排爆的“忠诚防线”:10年零差错筑牢平安防线
若说内勤岗位是何艳服务群众的“笔杆子”,那么安检排爆则是她守护平安的“枪杆子”。作为治安支队唯一一名同时承担内勤与安检排爆职责的民警,10年来,她在“文”“武”两个战场间无缝切换——电脑前核对的是隐患排查台账,安保现场扛起的是排爆装备,圆满完成100余次安检排爆任务。
检查安检排爆设备
“安检排爆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多一分仔细,群众就多一分安全。”这是何艳常挂在嘴边的话。治安支队承担着辖区大型展会、演唱会、体育赛事等重点活动的安保任务,每一次活动前,她都会提前扎进筹备组:翻遍历年同类活动安检记录,梳理易漏检区域;带着金属探测器在模拟场地反复测试,标注盲区;针对老人、儿童聚集区,专门设计“柔性安检”流程……去年国庆期间,辖区一大型商圈举办群众性活动,她发现主入口安检通道因人流密集易拥堵,连夜调整方案,增设蛇形分流带、便携式手持安检仪,最终实现活动期间“零滞留、零漏检”。同事们都说:“有艳姐在,安检这块儿我们心里特别踏实。”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将实战经验转化为“传帮带”的动力。针对支队年轻民警排爆实操不足的问题,她整理出《常见爆炸物识别手册》《涉爆现场处置流程图解》,利用休息时间开展模拟演练;每次任务结束后,她都会记录详细的“处置日志”,从装备检查到环境评估,从沟通协调到后期复盘,10本厚厚的笔记成了支队的“排爆教科书”。
与同事研讨制作专项行动工作方案
从休假路上的暖心守护,到内勤岗位的细致保障,再到安检排爆的关键考验,何艳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人民警察”四个字的重量。无论是站在聚光灯下的“暖心警花”,还是隐于幕后的“安检尖兵”,她始终是那个把群众安全刻进骨血里的人民警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