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见新机遇,商聚新重庆。
11月3日,全球渝商大会在重庆举行。海内外知名企业代表、海外渝商代表、全国异地渝籍商会负责人等约700人齐聚山城。他们有的是在传统行业耕耘多年的“领军人”,也有在新兴产业崭露头角的“潜力股”……传统与新兴同台,老将和新锐同框,共同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献计出力。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当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渝商们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新时代新趋势新变化,我们需要呼唤与时俱进的渝商精神。
▲ 全球渝商大会在渝举行。记者 刘力 摄/视觉重庆
01
新渝商,首先需要拥有创新突围的精神品质。
今年7月,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榜单发布。 其中,赛力斯排名第169位,较去年大幅上升235位,一举超越龙湖地产,成为渝企新“首席”;今年下半年,算力芯片龙头寒武纪股价多次超越贵州茅台,引发广泛关注。
排名变化的背后,并非科技企业对传统企业的简单超越,而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向新而行的深刻写照。近年来,为了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重庆正在加快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在此趋势下,渝商们也需要挖掘传统意义上的“勤奋”与“务实”之外的更多能力。
他们应是新技术的拥抱者。当前,我国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为企业和企业家“大有可为”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新渝商需要更好拥抱新技术,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众多重庆企业和企业家纷纷化身新技术的积极践行者。 例如,赛力斯、宗申动力、博腾制药、传音科技、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长安汽车、登康口腔,因积极求变,大力推进数智化转型,成功入选2024年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
科技创新领域的破局者。 如今,创新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立身之本”。 企业要主动打破藩篱,勇闯创新“无人区”,在技术交叉处发现新蓝海。
从重庆华峰化工建成全球首套环己烷一步氧化法制己二酸的工业化装置,到重庆凯磁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攻克人工心脏“卡脖子”技术,再到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成为C919风挡玻璃原片唯一供应商,打破技术壁垒实现国产替代…… 越来越多的渝企渝商,主动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攻关,推动重庆产业链向高处攀登。
关键时刻的抉择者。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面对科技新浪潮,企业家们也必须成为弄潮儿,勇敢地走在时代的前面。当发现一项具有潜力的新技术时,不能犹豫不决,错失发展良机。比如,面对汽车产业的绿色智能化转型,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与所在的赛力斯集团主动引入华为的先进技术与理念,实现了破茧重生,成为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向新而行,向高攀登。今日之重庆,正在和企业的双向奔赴中,书写新的发展动能。此次全球渝商大会共促成合作项目64个、总金额约567亿元。签约项目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将有力推动重庆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两江新区水土新城的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微晶玻璃获得全球首个五星级耐摔认证,是世界上强度最高的盖板电子玻璃之一。记者 张锦辉 摄/视觉重庆
02
新渝商,需要开放包容的全球视野。
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赋予重庆奋力打造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两大定位”。
区位优势突出、战略地位重要的重庆,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这无疑给深耕重庆的企业带来了重要发展机遇,也给企业家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球化布局的国际视野。当前,重庆正加速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为重庆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开放优势。眼界决定境界,渝商也应主动拓宽国际视野,带着“重庆造”走向国际化舞台。
新加坡重庆商会会长郭士慧表示,重庆拥有其他内陆城市所不具备的开放机遇,未来,相关企业也可借助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RCEP等机遇,让新加坡、泰国等地成为重庆企业出海的跳板,将“重庆造”推向世界。
澳大利亚重庆商会会长陈代勇认为,企业家应该要有全球观,不仅要让重庆产品走出去,企业家和企业员工也要走出去多交流学习,把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回重庆,把重庆人敢闯敢拼的精神和重庆文化名片带到世界。
争创世界一流的价值追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争创世界一流,是重庆企业和企业家迈向国际竞争舞台的必由之路。 当下,重庆也诞生了一些初具国际竞争力的头部企业,但离世界一流企业还有较大差距。
未来,重庆企业还需进一步巩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优势,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研发、国际市场拓展、全球品牌建设,以争做一流产品、塑造一流品牌、争创一流渝商的价值追求,积极推动重庆制造向重庆创造、重庆产品向重庆品牌转变。
向东,经长江“黄金水道”出海;向西,中欧班列辐射欧洲;向南,西部陆海新通道覆盖东南亚全域;向北,“渝满俄”班列直达俄罗斯……如今,重庆已构建起四通八达的国际物流大通道,为全球渝商搭建起了一个走向国际的广阔舞台。开放向上的重庆,也要求新渝商带着“重庆造”去“勇闯全球”。
▲沙坪坝区重庆铁路口岸,整齐排列的重庆造汽车进行出口查验后,将通过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等出口海外市场。孙凯芳 摄/视觉重庆
03
新渝商,还是时代与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长期以来,一代代渝商开拓进取、接续奋斗,在巴山渝水间书写了一部部自立自强、艰苦创业的光辉奋斗史,成为国家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者。
自1890年重庆开埠通商,到抗战时期成为大后方,钢铁巨擘胡子昂、中国船王卢作孚等一批重庆籍著名实业家,心系祖国、兼济天下,为民族工商业争取了一席之地;
改革开放以后,尹明善、左宗申、涂建华等一大批渝商,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风云人物;
直辖后,龙湖地产、金科地产、陶然居等企业阔步走向全国,让渝商成为一个响亮的品牌,为重庆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着眼未来,广大渝商仍需立足长远,坚持产业报国实业强国的理想信念,秉持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让渝商精神历久弥新。
带动产业向上走。企业兴,则经济兴。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产业格局不断重塑的时代,企业肩负着推动城市产业升级、迈向高端的重要使命。
新时代的企业家,应避免无效的“内卷式”竞争,坚守长期主义,带动产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另外,还需积极推动跨界合作,打破行业壁垒,与科研机构、产业链上下游甚至竞争对手合作,带动产业的整体繁荣,进而推动国家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带动社会共同进步。成功的企业家,不会仅仅追求企业盈利,还注重品牌文化、社会影响力与城市形象的塑造。新渝商,也应以企业家精神践行社会责任,做到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比如,要注重以高质量创业带动高水平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踊跃投身乡村振兴、美丽重庆建设等工作,力所能及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成为社会价值的共创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还要服务国家和时代需要。 无论何时,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 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命运也总是紧紧相连。
新时代的企业家应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自觉把企业发展同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比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民营企业要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在经济全球化遇阻的背景下,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推动重庆产业与国内外市场对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竞争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巴渝大地,活力奔涌。 奋发向上的新重庆,有着干事创业的广阔天地。 欢迎广大渝商常回家看看,一起共享发展新机遇、共绘未来新蓝图、共筑开放新格局、共话美好新愿景。
